物联网主要由三个方面关键技术:连接、标识以及数据的操作,以RFID为代表的物体标识技术曾经几乎就是物联网的代名词,而今RFID的演进技术NFC又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RFID与NFC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什么是RFID?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只要是射频方式,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到的都算作RFID范畴,按照频率来分,一般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2.4G等。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管理、车辆管理、生产线自动化、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智慧医疗等。
什么是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相比RFID来说起步晚很多,大概是2003年前后,由Philips、Nokia和Sony主推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非接触式的通信方式,工作频率为13.56MHz,通信速率为106kbit/秒到 848kbit/秒。通过手机为载体,把非接触式IC卡应用结合于手机中,以卡、阅读器、点对点三种应用模式,实现手机支付、行业应用、积分兑换、电子票务、身份识别、防伪、广告等多种应用的服务产品。
NFC卡片分类
NFC卡片主要分为两类,ID卡和IC卡,从名字可以知道,IC卡里面有专门处理卡片数据的芯片,ID卡主要用来给NFC读设备读取数据。
M1卡:普通IC卡,0扇区不可修改,其他扇区可以反复擦写;通常我们使用的门禁卡、电梯卡都是M1卡。M1卡是NXP公司研发的IC卡,目前大多数手机厂商使用的NFC芯片都是NXP。
UID卡:普通复制卡,可以反复擦写所有扇区,门禁有防火墙则失效。
CUID:升级复制卡,可以反复擦写所有扇区,可以穿透大部分防火墙。
FUID:高级复制卡,0扇区只能写入一次,写入后变为M1卡。
UFUID:超高级复制卡,0扇区只能写入一次,封卡后变为M1卡,不封卡变为UID卡。
IC卡时沿用了早期芯片接触卡的概念,目前来说分为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不是RFID的范畴,非接触IC卡属于RFID的范畴,目前指高频IC卡为主。
RFID和NFC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工作频率
NFC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超高频等。
2、工作距离
NFC的工作距离理论上为0~20cm,但是在产品的实现上,由于采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术,使其工作距离只有0~10cm,从而更好地保证业务的安全性;由于RFID具有不同的频率,其工作距离在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
3、工作模式
NFC同时支持读写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读卡器和非接触卡是独立的两个实体,不能切换。
4、通信模式
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标准协议
NFC的底层通讯协议兼容高频RFID的底层通信标准,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标准。NFC技术还定义了比较完整的上层协议,如LLCP,NDEF和RTD等。
6、应用领域
RFID更多的应用在生产产线、仓储物流、资产管理等应用上,而NFC则工作在门禁、公交卡、手机支付等领域。
NFC的诞生初衷是为了近场支付和松散认证的小数据交换,NFC选用了13.56MHz作为基础,同时增加了一个点对点的通信;传统的RFID同一时间只能一个READER与一个TAG交互,而NFC可以两个READER之间相互传数据,同时NFC并没有兼容所有的13.56MHz,只是有所取舍地兼容了14443和15693两种协议。虽然NFC是在RFID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并不存在替代作用,况且现在RFID的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多的,NFC暂时还比不了,即使在支付领域和近距离物体识别领域,二维码在很多场景下也能起到NFC的作用,目前对智能手机来说,NFC还不是一个必需的通信接口。
江苏探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9-87969688
地址: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创新中心B幢四楼
技术支持:江苏探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