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交通管理模式的汽车电子标签
近年来,物联网RFID技术以自动、精准、快速识别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汽车电子标签技术是物联网RFID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现实应用,通过提供车辆信息标签载体,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突破了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实现了车辆信息的精确化采集、动态采集、海量采集,改变了传统的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将为交通管理带来巨大变革。
1.实现车辆身份精准识别
目前,识别车辆身份主要依靠视频设备识别车牌号信息的方式,由于视频识别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同时无法对车辆真伪进行判别,无法准确获知车辆的真实身份,致使不法分子伪造车牌,假套牌、车辆盗抢、肇事逃逸违法等案件频发且难追踪稽查,对车辆监管提出了挑战。
汽车电子标签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电子信息识别载体,具有高防伪性、高精确、动态识别的特点,通过该技术实现的车辆身份认证,更加准确、可靠,可以帮助交管部门有效识别车辆身份,实现假套牌车辆稽查、盗抢车辆身份认证以及不合法车辆上路侦别,有效监控车辆轨迹并进行稽查布控,从根本上突破车辆身份识别的瓶颈。
目前,公安部门已开展汽车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汽车电子标签未来将成为车辆信息电子采集的载体,实现机动车注册信息的电子化,成为车辆的“二代身份证”。
2.提升精细化管理
汽车电子标签可以自动读取车辆属性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状态信息等,可实现交通路口车流、车道流量、车型分布、车速、流向等精细化的交通信息采集以及车辆出行OD路径统计,实现交通路网运行状况监测、在途车辆统计、路段流速预测、异常事件报警等,从而改变传统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实现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为交通预堵疏堵、综合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3.促进交通信息的共享
我国涉及交通管理部门繁多,各部门间开放互通有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相对封闭,系统之间不互通不互联,条快化明显,导致数据共享壁垒凸显,信息孤岛严重。
而汽车电子标签可以从底层实现了信息的融合,通过采集汽车电子标签信息形成的数据平台融合了所有的涉车数据,从而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共享融合,为各涉车管理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4.开启交通大数据的应用
通过汽车电子标签获得的交通大数据,可以将为违法车辆稽查布控、道路运行指数监测、交通信号配时、交通诱导发布、交通指挥决策、警力调度、路网规划以及交通信息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基于汽车电子标签所建立起的以“汽车专户”为中心的消费平台,将促进涉车消费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开启交通大数据运营以及涉车消费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