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追溯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镜是一种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侵入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人体的天然开口、人工开口或穿刺通道将其置入人体内部,它种类繁多,根据检查部位、功能、形状和大小等不同特点,分为胃镜、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腹腔镜等。由于内镜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管道细长、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传统对内镜洗消过程大多停留在手工记录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易出现人为数据偏差、缺失,甚至存在事后补录等现象,不能保证洗消记录数据的客观真实,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保护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必须对内镜及其附件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基于RFID技术的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追溯应运而生,通过采用RFID技术对内镜的清洗消毒过程进行追踪识别,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员工卡与内镜的“身份证”进行绑定,开始洗消工作,洗消的各个环节都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追溯的规范化管理下进行,例如清洗时间的控制、消毒液的种类等。洗消合格后,内镜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 “身份证”验证,以便于将内镜与患者信息进行绑定,真实、完整、有效地记录内镜清洗、消毒的全过程(内镜的预处理、清洗、消毒、储存、使用等),对内镜洗消进行闭环管理,提高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保证每一条内镜均是“一镜一号一追溯”管理,符合国家标准,避免由内镜引起的交叉感染,提高医疗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维护患者健康安全。
RFID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追溯流程
1、为每个内镜配备一个RFID标签,并通过发卡程序将内镜编号与携带的RFID标签绑定,实现编号的唯一性,用于后期内镜的自动识别与可追溯性。
2、为洗消工作人员和检测人员配备人员RFID标签,在清洗消毒内镜和检测使用内镜时,自动获取相关人员信息,记录内镜清洗消毒过程和内镜使用过程中。
3、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上和内镜使用科室节点位置安装RFID读写器,便于清洗消毒内镜和使用内镜前自动识别内镜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将信息采集上传到系统数据库,进行记录保存。
4、通过内镜追溯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内镜从清洗到使用的全过程监控和追溯管理。
RFID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追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落实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职责,有效监管了内镜清洗、消毒、使用过程中的细节,从而保护患者安全,让患者“安心、放心、舒心”地进行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