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2261503
关注微信
15380477870

福建农科院采用RFID实现信息化跟踪追溯实验动物

发布时间:2020/09/23 09:30:00        浏览次数:3325
探感物联RFID动物身份识别及追溯系统,可对小鼠、兔子等实验动物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生长追溯管理。

实验动物生理活动的人工管理,以小鼠为例,毫无疑问,小鼠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生理活动记录的准确程度,与实验人员或者管理人员观察的频率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如果以高频率人工观察来保证实验小鼠出生、死亡的准确性,将不止占据实验人员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增加操作过程中动物以及实验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同时如果光从动物外观很难区分动物个体,而打孔剪口等手段无法信息化管理实验动物。



如果能够以物联网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来代替人工观察,不仅有助于克服以上缺点,同时也降低了获得准确实验数据的难度,尤其对于家族遗传学相关疾病的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动物的繁殖、生长和其他生理活动的数据收集,也将更加便捷。

因此,采用怎样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手段,实现对实验动物的信息化数据采集和管理,帮助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提升管理便利性,一直是实验动物管理技术上寻求优化和突破的技术研究方向。

为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今年7月份与探感物联达成合作,通过将RFID标签ETAG-PK01植入实验动物皮下,用便携式RFID蓝牙手持机ETAG-R14实现了对不同动物个体的身份识别,并通过系统对不同动物个体的行为状态信息、预警事件等信息进行跟踪监测,以帮助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提升管理便利性,增进实验动物的信息化管理效率,使得实验动物的信息自动化、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是福建省公益型研究机构之一,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和畜禽疫病防治研究。目前设有13个科室:7个研究室,1个开发实体,2个服务科室,3个管理科室。该所以科企结合、项目带动、平台服务、军民共建、科技扶持等不同模式建立了10个科技示范基地;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任务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个、省级项目41个、横向联合研究项目15个。先后获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近60项,填补国内外多项空白。